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705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分析了油页岩地层钻进中压差卡钻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压差卡钻的途径及处理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来强调预防为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2.
张学强  鄢泰宁 《探矿工程》2008,35(11):34-36
旋流除砂技术是利用离心力从泥浆中分离固相成分的技术,可广泛应用在地质钻探、有色、冶金工业及石油天然气工业领域。研制开发的自动旋流除砂器弥补了传统除砂器固相成分分离效果不佳、排砂口易堵的缺陷,显著提高泥浆或矿浆的净化质量与除砂效率,且能自动排堵,降低了除砂工作的时间消耗和成本。  相似文献   
73.
Due to their balneotherapeutic features, the organic-rich sediments in Makirina Cove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healing mud. A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pproach using normalization techniques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anthropogenic contribution of trace metals to sediments used as healing mud. Sediment geochemistry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land-use change and storm events, as well as with proximity of a road with heavy traffic in the summer months. Local valley topography preferentially channels lithogenic and pollutant transport to the cove.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trace metals indicate lithogenic (Ni, Cr, Co) and anthropogenic (Pb, Cu, Zn and Se) contributions to the sediments. The calculation of enrichment factors indicates a moderate (EFs between 2–3.5) input of anthropogenic Cu and Pb in surficial sediments to a depth of 10 cm. Patients using the Makirina Cove sediments as healing mud could be to some extent exposed to enhanced uptake of metals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via dermal contact.  相似文献   
74.
This study presents a laboratory study of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1) the influence of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on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f Ariake Sea tidal mud, and (2) the natural remediation effect on the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contaminated Ariake Sea tidal mud caused by the upward seepage of pore water liquid in the mud. Firstly, the mechanisms of the transport of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in the Ariake Sea tidal mud a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s of the upward seepage flow in the Ariake Sea tidal mud are discussed. Secondly, a series of one-dimensional laboratory infiltr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Ariake Sea tidal mud caused by the sea laver acid treatment practice.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cid treatment practice caused considerable change in the ge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ud in terms of increase in sulfide content and decrease in pH value. After the treatment by the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the sulfide content of the mud even exceeded the safe limit value for the benthos, which represents undesirable living condition for benthos. Thirdly, series of laboratory fresh seawater infiltration tests for the deteriorated Iida site mud were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is natural remediation efficiency.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fresh seawater, the sulfide content of the Iida site mud was considerably reduced and pH value increased to an acceptable range for benthos living in the tidal flat mu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infiltration time and the hydraulic gradient, the remediation efficiency could b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75.
系统地采集黄河内蒙古段上覆水、悬浮物和底泥样品,分析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研究了黄河干流内蒙古段的上覆水、悬浮物和底泥的重金属沿程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分析结果显示:除了As元素,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总体上高于底泥中的含量。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悬浮物和底泥属于无污染—中度污染,悬浮物总体上比底泥污染严重;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底泥和悬浮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总体上属轻微状态;因此,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6.
在北京地区建设地源热泵系统之前,需要开展浅层地热地质条件评估,以作为政府部门为地源热泵系统立酉备案的必要的技术文件,是一项专业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其评估工作方法和内容,在基岩地区和第四系松散沉积区应有很大的不同。在基岩地区应倜重于野外实地调查,包括填制工作区地质图、工作区岩石特征,岩石完整性调查和水井普测等;并通过充分的资料收集和必要的勘查手段,查明工作区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条件,特别是划分构造带、构造影响带范围,进而判断换热孔钻遇地层的可钻性和换热能力,进行相关技术和经济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77.
双作用水泵泡沫增压装置应用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作用水泵泡沫增压装置是利用双缸双作用水泵的高压能力将低压空气和泡沫液二次增压至水泵的额定压力,并混合产生泡沫.采用BWZ-1200双作用水泵泡沫增压装置在北京地区深度为1 000 m以下的地热井钻探中,成功地克服了地热井钻进中井内漏失和洗井的难题;在极度缺水的宁夏南部地区水井钻探中,采用BWZ-1100双作用水泵泡沫增压装置解决了水井孔内严重漏失和施工用水的难题.该装置可代替价格昂贵的高压空压机实现气举反循环钻探,应用于深地热井、深水井和油气井钻探.  相似文献   
78.
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场区内存在大量土洞、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该建筑物拟采用静压桩基础。为保证建筑物及场道安全,须对场区土洞进行处理。结合场地具体情况和施工工期要求,首先对大体积土洞进行泵注细石砼骨料充填处理,以消除地面大面积塌陷的危险,消灭压桩机械施工安全隐患,然后开始进行静压桩基础施工,同时在场地允许区域对中小体积土洞、桩端软土层等分别进行泵注砂浆骨料和袖阀注浆处理.以确保洞体密实和保证桩基承载力。通过对处理工艺、处理范围的比较筛选和对质量控制要点、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提炼.达到了施工简便、造价合理、安全高效的目的,并采用骨料取芯检测、土体标贯试验和压缩试验、洞体物探等多种检测手段,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9.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由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联合立项申报,历经10余年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论证,最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实施。项目财政投资20多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建设兵团,涵盖了全国7大流域和16个重要水文地质单元,共布设20401个地下水监测站点。项目的组织实施意义重大,事关地质环境、饮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民生问题。其中,钻探工程决定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的质量、运行效果及使用寿命。本文针对项目“地域分布广、施工战线长、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从组织管理、钻井结构设计、成井管材和钻进工艺选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0.
泵压是反映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时井内作业是否正常的重要参数。为了进一步研究泵压波动变化与实际钻进作业之间的关系,指导钻进工作的快速、安全开展,结合江西相山河元背地区CUSD2井实际泵压波动数据及相关钻进资料,建立了适用于本井的循环系统压力损失计算模型。对比分析模型计算的理论泵压与实际泵压的波动变化趋势,将模型应用于实际钻进,在此基础上预测后续地层的泵压波动区域范围,发现7 MPa的泵压安全值不再适用于后续地层钻进,调整设置泵压安全值为10 MPa,并利用邻井泵压波动数据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适当调整修正理论模型,使其可应用于河元背以及相山地区绳索取心钻进中,指导该地区钻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